考古所见“路县人”的衣食住行(文明之声)

 师资体系     |      2020-03-09 11:57

 

  图①②③分别为路县故城遗址出土文物:铜镜、“山云纹”半瓦当、红陶罐。
  图④为路县故城西南部遗址区考古发掘区航拍图。
  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路县故城遗址是北京最重要的大遗址之一,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遗址。

  种种遗迹和随之出土的件件器物,都是在路县活动过的“路县人”的见证,为我们了解当时“路县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可靠依据。

  随着路县故城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将会以“路县人”的视角讲述更多汉代区域文化故事。

      

  路县故城遗址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北部,是一处以汉代城址为主体的大遗址,201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它是北京最重要的大遗址之一,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遗址。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在充分研究古代都城考古的基础上提出,元大都是古今重叠型城市遗址的代表,而路县故城则是古今沿用型城市遗址的典型。前者位于老北京城,后者处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城东西并峙相对望,共同守护着北京这片古老的土地,传承着首都的文化根脉。

  四年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依次发掘了城内主干道、南城壕东段和东城墙北段等遗迹,建构起城址的主体框架,解决了城址时代和形制等基本问题。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先后在城外西南部和南部的遗址区内发掘了2.5万余平方米,掌握了城外遗迹的主要特点;清理了3000余座各个时期的古代墓葬,明确了墓葬和随葬器物的演变轨迹。经过不间断的考古勘探、发掘、整理与研究,已初步明确路县故城遗址的基本结构,即由城墙和城壕组成城址本体,房址、水井、窑址、道路等组成城外遗址区,战国两汉直至明清时期的墓葬组成城外墓葬区。

  种种遗迹和随之出土的件件器物,都是在路县活动过的“路县人”的见证,为我们了解当时“路县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可靠依据。

  何为盘中餐,五谷与六畜

  史书中明确记载的“路县人”寥寥无几。而根据出土的龟钮、瓦钮铜印章,可知汉代有韩义、满胜等。根据随葬的墓志砖和墓志等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傅万英、张车、张道顺等,唐朝有艾演、吕元悦等。这些人物对于补充本地区的人物及相关事迹具有重要价值。

  汉代的“路县人”吃什么?从考古发现看,至少已完全可以种植五谷并豢养六畜了。在不同遗迹单位内,发现了数量较多的炭化植物籽粒。考古专业人员对其中一座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房址内出土的样品进行研究后,确认包括麻、大豆、小麦、稻米、粟、黍、红豆七种农作物,与汉代所说的“五谷”可以对应。

  “五谷”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具体指哪些粮食作物,后世的解释并不一致,主要有两种观点。东汉经学家赵岐《孟子·滕文公上》“树蓺五谷”的注中提出:“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而同时期另一位经学家郑玄在《周礼·天官》“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注中认为,“五谷,麻、黍、稷、麦、豆也。”两种说法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水稻与麻的有无。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应与当时不同地域人群种植、食用的农作物品种各有偏重有关。路县故城遗址发现的炭化植物籽粒,恰好符合“五谷”的解读观点。这七种粮食在一个遗迹中同时存在的现象十分罕见,对研究北京地区两汉时期居民的饮食结构至关重要。

  肉食也是“路县人”的食物之一。在路县故城不同的遗迹单位内发现了大量动物骨骼,一座灰坑内最多可出土近百件遗物。动物考古专业人员对其中的625件进行初步整理鉴别后,确定主要有猪、马、牛、羊、狗、鸡,可谓“六畜俱全”。其中,牛均是黄牛,羊有绵羊和山羊之分。“六畜”一词最早见于《左传》中“古者六畜不相为用”,是我国古代六种主要家养动物。遗址中还发现了兔、鹿等一些哺乳动物以及蚌、螺等遗物,说明当时人们肉食来源的多样性。

  炭化植物籽粒和动物骨骼遗物的发现,证明“五谷”和“六畜”已成为当时“路县人”生产生活中普遍利用的资源。

  居者有其屋,男耕女织忙

  汉代的“路县人”住在什么样的房屋中?路县故城发现的汉代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呈近长方形。规模不大,有一间房,也有两居室或三居室,面积小者不足10平方米,大者约30平方米。房址有柱洞、门道或台阶,室内中部或一隅有灶。室内地面较为平整,均专门经过人工处理。这些房址应该是普通人的住所。